學程介紹
成立背景
量子科學與技術是21世紀最具潛力的領域之一。隨著量子技術的成熟,量子通信、量子感測、量子計算等正在全球迅速發展,例如:美國、歐盟和中國,均將量子科技列為國家重要戰略。在1925年薛丁格爾提出量子理論之後的100年,聯合國宣布2025年為「國際量子科技年」,各國展示其在量子科技的成果。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是開創台灣半導體的先驅,電機學院電子研究所於1962年產出台灣第一顆電晶體,目前匯聚量子科技各領域的人才,期許能成立一個量子科學工程的跨領域教學研究平台,故申請成立「量子科學與工程碩士學位學程。」

量子產業生態系:涵蓋硬體、軟體及應用 
量子科學與工程碩士學位學程
- 成立宗旨:推動前瞻量子科學基礎研究與技術創新,提升台灣量子工程領域國際競爭力,促進量子科學與工程跨領域融合。
- 量子科技是國際重大發展趨勢,各國皆積極布局。台灣已有半導體與通訊優勢,結合量子科技是未來發展重點。
本學程與國際接軌
國際名校例如麻省理工學院(MIT)、史丹佛大學、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等學校都已經設立了專門的量子學程,這些學程通常位於電機或計算機科學學院之下。
| 序號 | 大學研究所 | 量子學程 |
|---|---|---|
| 1 | 哈佛大學 | 哈佛量子計劃(Harvard Quantum Initiative)提供量子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學程,專注於量子計算和量子技術的研究。 |
| 2 | 麻省理工學院(MIT) | MIT 提供量子信息科學相關研究生學位,重點在量子計算理論、量子硬體設計與量子通信,學生可跨電機、物理、計算機科學等領域學習。 |
| 3 | 芝加哥大學 | 芝加哥量子交易所(CQE)提供 Quant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博士學程,具備前沿研究與跨校合作機會。 |
| 4 | 史丹佛大學 | 應用物理系提供量子力學與量子計算研究課程,並與斯坦福量子計算中心合作。 |
| 5 | 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 | 加州理工的量子信息與物理學中心(IQIM)提供量子計算與量子物理博士學位課程。 |
| 6 |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 | ETH Zurich 的量子計算與量子技術研究所提供量子計算與量子物理的研究生課程。 |
| 7 | 哥倫比亞大學 | 哥倫比亞大學提供 M.S. in Quant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涵蓋物理、計算機科學與工程領域。 |
| 8 | 馬里蘭大學聯合量子研究所(University of Maryland’s JQI) | JQI 聚集 NIST、馬里蘭大學與物理科學實驗室(LPS)的量子科學家,學生可在理論與實驗量子物理間自由選擇研究方向。 |
| 9 | 雪梨科技大學(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UTS) | 雪梨量子學院(Sydney Quantum Academy, SQA)由四所雪梨地區大學共同創立,提供跨校量子研究資源與博士課程。 |
| 10 | 南加州大學量子資訊科學與技術中心(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s CQIST) | CQIST 專注於量子資訊科學,包括量子運算、量子密碼學與資訊論,並與文理學院及工程學院合作,提供博士級跨領域課程。 |
最後異動時間:2025-10-13 上午 10:44:57

